Guangdong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Aquatic Animal Health Assessment
成立于2017年10月1日
“为中国水产的成就正确发声,为中国水产的困境独立思考,为中国水产的未来努力奋斗”
研究方向/领域
一、针对水产养殖动物致病微生物、耐药微生物或食源微生物,研发分阶段精准诊断技术,进行生物安全评估。
二、针对水产养殖动物,进行免疫指标、生理指标综合测定,评价水生动物的抗病力和抗逆性。
三、研发生物疫苗、中草药免疫增强剂、新型绿色渔药。
团队负责人
鲁义善,教授,水产经济动物病害防治,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广东省水生动物健康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国际食品法典食源性抗菌素耐药性专家组成员、农业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工作组委员、全国兽药残留与耐药性控制专家委员、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专家、广东省水产学会专家委员会秘书、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海洋大学-英国斯特灵大学渔用疫苗实用化技术”国际合作平台负责人。
目前正致力于用“全生命周期防控理念”和“健康评价方法”构筑中国特色的“高抗SPF”对虾育种技术体系。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7项;参与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6项;发表学术论文315篇,其中SCI收录150篇;授权专利4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
团队成员
夏立群,博士,教授
长期致力于鱼类诺卡氏菌病致病机制及其防控技术的研究,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人才库高层次人才专家、广东省水产学会水产动物卫生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培养对象、湛江市B类高层次人才、深圳市大鹏新区鹏程后备人才、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杰出学者、2022年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的岗位负责人、深圳市龙岗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专家。近年来主持国家基金1项、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其他市厅级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多篇、SCI收录4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曾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和湛江市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甘桢,博士
深圳市后备级人才,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水产学院拔尖引进人才(杰出青年学者),研究方向为水生动物免疫学及病害控制,主要涉及鱼类和两栖类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免疫,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博士启动项目”各1项,相关研究成果近年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Reviews in Aquaculture、Journal of Immunology等本领域知名期刊,其中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含共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7篇(含ESI高引论文1篇,JCR 1区19篇)。
汪志文,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深圳市大鹏新区“鹏程计划”D类科技人才。长期从事水生动物健康养殖评价、鱼类T细胞免疫机理和水生动物病原致病机理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篇,Top期刊论文8篇;合作参与平台科研论文发表20余篇,授权专利工作5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个人主持省部级、市级和教育厅项目各1项,参与其他省市项目5项。
陈建林,讲师,硕士生导师
获评2023年度深圳市优秀博士后(Top 50),深圳市大鹏新区“鹏程计划”科技人才,从事鰤鱼诺卡氏菌免疫逃逸机制及其致病机理研究。主持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英文科技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7项
夏洪丽,高级工程师
从事病原微生物检测及鱼类免疫学研究,主持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发表文章10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
龙梦,博士
深圳市后备级人才,鱼类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及环境微生物研究,主持国家基金1项,博士后面上基金1项,在微生物领域的高水平杂志发表文章4篇。
樊慧敏,中级工程师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检测,致病微生物鉴定,耐药性安全评估,塑料降解等功能菌探索
成果展示
1. 抗鰤鱼诺卡氏菌的中草药制剂,一诺千金,可有效治疗诺卡氏菌病,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2. 筛选到高效特异的鰤鱼诺卡氏菌的噬菌体,可有效抑制鰤鱼诺卡氏菌
科研项目
1.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从事牡蛎种质资源及其遗传改良研究;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从事牡蛎耐高温、速生品种创制;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从事砗磲繁育增养殖及其生态修复;
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从事牡蛎礁建设及其修复效果评估;
5.广东贝类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从事牡蛎种质资源、良种创制及其推广;
6.广东生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从事牡蛎良种创制建立及其良种培育;
7.广东海洋牧场种业公关项目,从事贝类种质资源挖掘、良种创制及其牧场建设;
8.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从事三倍体牡蛎良种创制及其示范推广;
9.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从事砗磲新品系培育及其小规模示范;
10.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从事砗磲外套膜颜色形成机理研究。
代表性论文
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of Pseudaeromonas aegiceratis sp. nov., a new nitrogen-fixingbacterium from the sediments of mangrove plant AegicerasCorniculatum,发表在Microbiology Spect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