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要闻
世界海洋日,我院同筑海洋梦!

        6月8日上午,主题为“共建大湾区,同筑海洋梦”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活动在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举办。活动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会同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作为活动的主要协办方,全程参与相关策划和执行工作。 因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被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授予“广东省海洋意识教育示范基地”荣誉牌匾,并再度受其委托,启动2017广东珊瑚礁普查公益活动。


        在海洋日活动启动仪式前,由省新闻办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了《2016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和《2016年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环境公报》显示,2016年全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稳定,全年近岸海域水质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比例约为85.2%,海洋生物多样性基本稳定,陆源排污压力依然较大。《灾害公报》显示,2016年,广东省海洋灾害总体灾情较往年偏轻,但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仍居全国第二位;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9.63亿元,其中风暴潮债灾害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海洋灾害,占全部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96.2%。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表示,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提出“要深化粤港澳合作,把合作重点拓展到共同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上,携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天然的海洋属性,大湾区建设离不开海洋这个重要的依托,离不开粤港澳三地海洋事业的通力合作。广东将坚持陆海统筹、规范引领、区域示范、科技创新,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打造沿海经济带,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在深圳市大梅沙海滨公园太阳广场,中国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钱宏林、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文斌分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高级海洋护理主任周永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委员梁冠峰赠送《中国海洋文化丛书》。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洪伟东向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山中学、深圳市罗芳小学、深圳市盐田区海洋生态环保服务中心、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6家单位授予了“广东省海洋意识教育示范基地”的荣誉牌匾。广东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海洋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涌现了一大批热爱海洋、宣传海洋、保护海洋的先进单位和组织机构,获授牌匾的6家单位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具有示范推广意义。


        现场还举行了珊瑚礁普查启动授旗仪式和珊瑚苗传递仪式。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何少青将广东珊瑚礁普查旗帜授予广东珊瑚礁普查总干事、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珊瑚保育中心主任廖宝林。2017年是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开展珊瑚礁普查的第11年,11年来,全省的珊瑚礁普查志愿者将最能代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珊瑚礁生态环境数据提供给政府,供政府海洋生态决策之用。廖宝林透露,今年珊瑚礁普查活动将在广东省沿岸布设36个普查站位,并以广东为基点,将普查地区辐射到广西、福建、海南等地,活动将一直持续到11月份。

        据了解,珊瑚种植技术是珊瑚礁生态修复系统工程的基础,通过珊瑚种植可快速修复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珊瑚礁区海洋生物多样性。现场,有关单位官员将珊瑚苗传递给了6位潜水志愿者代表,他们接到珊瑚苗后带领来自全省的志愿者出海,在深圳大梅沙洲仔岛海域种下珊瑚幼苗。


  在大梅沙边防码头,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深圳市人民政府等代表、嘉宾、志愿者和群众200多人参加了放流活动。本次放归大海的鱼苗包括2万多尾平均长度在10公分的黑鲷、10万多尾平均长度在3公分以上的卵形鲳鲹、和微卫星鱼苗(已测定了DNA数据)等,这些鱼类品种均经专家论证适合在深圳本地放流,有助增加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除了以上的精彩活动之外,本次海洋日系列活动还在大鹏和蛇口还设置了分会场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海洋生态课堂、海底渔网清理和海监执法船开放日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