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科普 > 科普知识
渔乐文化 | 这么丑的藤壶,听说很好吃!

  大家去海岸游玩时,有没有注意到海边礁石上附着的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质外壳的藤壶?长得丑,还密密麻麻,让人看着心里发憷。其实不止岸礁,凡有硬物的表面,均有可能被它附着上,码头,船舶、水底电线等水下设施,甚至在鲸鱼、海龟、龙虾、螃蟹、琥珀的体表,也常会发现有附着的藤壶。


  藤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蔓足亚纲,藤壶亚目,迄今共记录有8科约541种,我国约有110种。藤壶在对附着生活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形态结构,柄部退化,头状部的壳板则增厚且愈合。在顶部有4片由背板及盾板组成的活动壳板,由肌肉牵动开合,可由此伸出蔓脚捕食。壳板并非实心构造,由底部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是由中空的隔板所组成。内部的藤壶身体与茗荷类一样,像一只仰躺的虾子,蔓足在上朝向顶部的开口,主要捕食浮游动物中的桡脚类及蔓足类的幼生为食。


  藤壶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鹅颈型藤壶,它们经由一个不同长度、呈圆柱型的茎,附着在硬物上;另一种是圆椎型藤壶,它的外壳由复杂石灰质所组成,看上去像座火山缩小的外型。雌雄同体,行异体受精。他们能够从水中直接获取精子受孕。但由于它们固着生长,在生殖期间,必须靠着能伸缩的细管,将精子送入别的藤壶中使卵受精。待卵受精后,经三、四个月才能孵化。刚孵化出的小幼苗即脱离母体,但也还必须过几个星期的漂浮生活,才能附物而居。在准备附着时,会分泌一种胶质,使本身能牢牢的粘附在硬物上。


  因藤壶幼体能随洋流移动,加之成体随附着物如船舶、鲸、海龟等运动, 几乎分布于任何海域的潮间带至潮下带浅水区,附着栖息在海水中固定或浮动的硬物上,由于其特殊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和种群生态,已成为最主要的数量最多海洋污损生物之一,而且藤壶的附着对水产业,如牡砺、珍珠贝等贝类养殖的危害极大。

  但对国人来说,只要是能吃的、好吃的,就不怕它泛滥!若是只论长相,真不敢想第一个吃下它的人抱着怎样的心态,不过它的鲜美却能征服每一位食客。一般吃法都是清水氽汤鲜吃,其法很简单,放点姜芽,放点盐,将水烧开了,再放入藤壶烧开就可以了,其味鲜美可口,无须再放味精,撒点葱花,则色香味俱全。当然,也可以“重盐腌之,能久藏”,腌了吃,味道也各有千秋。


  藤壶虽然丑,也是真的好吃,但除却较高的食用价值外,其还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其肉或壳可制酸止痛药;解毒疗疮等。将鸡蛋打散加少量黄酒放入洗净的藤壶中清蒸,便是一道具有健胃止酸功效的藤壶蒸蛋。藤壶的鲜甜夹杂了黄酒的醇和,轻轻一闻就足以让人食欲大动欲罢不能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参考:

1、赵梅英, 陈立侨, 禹娜. 藤壶——高度适应附着的海洋污损生物[J]. 生物学教学, 2004, 29(5):56-57.

2、孙智勇, 蔺存国, 王利,等. 典型污损生物——藤壶附着行为的影响因素[J].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13, 28(6):76-79.

3、“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藤壶。

点评:藤壶属于典型污损生物,也是典型敌害生物。轮船在港口停靠时间一长,就会有各种污损生物,包括藤壶,附着在上面,而要去除这些污损生物,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次,污损生物由于固着生活,所以有可能富集水中的污染物,提醒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要根据环境来决定。像鹅颈藤壶,也叫狗爪螺,被称为来自地狱的美食,其生存环境往往在海底岩缝、水流湍急之处,水质都比较不错,因此采集者愿意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敲下来”食用。而对于俗称火山口的圆锥形藤壶,则要考虑其野生的环境是否有污染,才可以放心食用的。此外,对于污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们是很多海洋浮游动植物、微生物的栖息所在。大量的挖掘、采集、敲打,无疑会破坏海洋环境,尤其是底质基质,所以尽管它们有害,尽管它们很多不是保护动物,也是生命大家庭的一员。下面给大家更多图片看看可爱的藤壶。


藤壶的无节幼虫


藤壶的腺介幼虫


胶腺开始分泌胶质物质,准备附着的幼虫

附着在鲸鱼身上旅行的藤壶


--END--

来源:水生动物健康评估
作者: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