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助栏目 > 媒体报道
深圳珊瑚覆盖率稳中有升 今年起科学家要为深圳海域珊瑚礁“体检”

  血压、血脂、血糖……给人体检可以检测这些指标,可怎么给珊瑚礁做体检呢?日前,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统筹、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承办的2017广东珊瑚礁普查在广州举行闭幕式并发布普查结果。

  闭幕式上给深圳人带来两个好消息,一是深圳珊瑚礁覆盖率近年来一直稳步缓慢回升,而且以大鹏新区为主的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区域珊瑚礁覆盖率连续三年明显回升。二是今年开始,普查人员将为珊瑚礁进行“体检”,并对存在亚健康状况的珊瑚礁海域进行预警。

普查队伍人数近7000人

  为什么要对珊瑚礁分布情况进行普查呢?昨日,记者采访了广东珊瑚礁普查总干事、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珊瑚保育中心主任廖宝林,他表示,珊瑚礁是四大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最高的,尽管珊瑚礁分布面积仅占地球大洋底面积不足0.17%,却有超过四分之一已知海洋鱼类生活其中,还为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等提供栖息场所。珊瑚礁还能净化海水、保护海岸。由于大部分珊瑚礁生长在大陆架的浅水中,所以珊瑚礁又非常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脆弱而敏感。

  2007年,广东省从香港引入由潜水员志愿者和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全球性最大的珊瑚礁监测计划——珊瑚礁普查。经过11年的发展,目前,广东省已建立了一支拥有20多名科学家、1000多名专业潜水志愿者和5000多名活动志愿者的普查队伍,在全省从东至西建立了36个普查站位,通过普查累积了大量关于珊瑚礁的一手数据资料,用于政府决策和科研,也唤起公众对珊瑚礁保育工作的关注和参与。

大梅沙珊瑚覆盖率近50%

  2017年6月8日,广东珊瑚礁普查在深圳启动,一直持续到2017年11月。由于台风等天气因素影响,最终普查人员成功对21个站位进行普查获得相关数据。总体结果显示,广东省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为36%,与2016年基本持平。而深圳的数字则与广东省相当,相比于2016年的34%有上升。而且与广东其他海域相比,深圳海域海底渔网较少,也没有发现核果螺和棘冠海星等珊瑚礁的海生物和大面积白化现象。

  深圳珊瑚礁主要分布在东部海域,2017普查主要在盐田区大梅沙、小梅沙,大鹏新区的西涌、大鹿湾、大澳湾和背仔角等6个站位进行。结果显示,大梅沙、西涌和大鹿湾珊瑚礁覆盖率最高,接近50%,其中大梅沙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100万人次,但珊瑚礁破坏仍不明显,廖宝林分析,这与目前大梅沙游客多数集中在沙滩和浅海区域活动有关。

  “大澳湾站位的情况非常值得一提,2014年普查时,这里的珊瑚礁覆盖率曾高达72%,2015年初的一场赤潮肆虐,2015年普查时这里的珊瑚礁覆盖率跌到了18%,2016年升至23%,2017年达到29%。”廖宝林说。

今年要为珊瑚“体检”

  “今年开始,我们将在珊瑚礁普查中增加珊瑚礁健康检视内容。”廖宝林透露,2018广东珊瑚礁普查将不仅局限于覆盖率的调查,同时还将观察海区珊瑚礁健康状况。

  测量范围用皮尺就可以进行,怎么给珊瑚体检呢?科学家表示,珊瑚体检主要“看颜色”,比如十字牡丹珊瑚是咖啡色的,鹿角珊瑚的末端带有荧光蓝色,稀杯盔形珊瑚是鲜艳的绿色。普查人员会带比色卡下水,比色卡上有4种颜色,由浅至深分为1到5分,珊瑚颜色越浅得分越低代表越不健康。“不健康的珊瑚比健康的珊瑚更容易受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容易死亡。”科学家表示,同一片海域将随机抽选20株珊瑚进行“体检”,就能大致了解这片海域珊瑚礁健康状况。“我们还将根据检查情况,对存在亚健康状况珊瑚礁的海域发出预警。”

  另外,2018广东珊瑚礁普查还将增加海马保育调查内容。近年来,由于长期以来非法捕捞及其他人为干扰,已导致中国海域野生海马从13种减少到5种。为了掌握野生海马生存状况,广东珊瑚礁普查将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海马保育团队联合开展中国首个海马保育调查项目。


原文链接:深圳商报深圳珊瑚覆盖率稳中有升 今年起科学家要为深圳海域珊瑚礁“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