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科普 > 海洋大学堂
走进深大附中 | 认识海洋我们是认真的
  7月的一天,我接到深大附中中部黄泽冰老师的电话,她告诉我班上的学生申报了深圳市的小课题,而课题名称是《探究人类现代活动对深圳大亚湾珊瑚礁生长繁殖的影响》。一群中学生要探究珊瑚礁有关的课题,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一拍即合

  珊瑚礁对于海洋的重要性,正像陆地上的热带雨林一样。仅占海洋面积0.2%的珊瑚礁,却生活着占海洋生物物种总数1/4的海洋生物,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让珊瑚礁成为地球上极其重要的生态系统。


  正好我所在的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在珊瑚礁保育方面卓有建树。2016年,研究院落户深圳市大鹏新区以来,先后引入海洋生物研究所、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海洋生态保护研究所、海洋战略研究所和珊瑚保育中心等研究机构,并在今年3月启动了海洋科普项目“海洋大学堂”。研究院的珊瑚保育中心不仅是国内首家珊瑚保育中心,也是唯一的珊瑚救助中心,今年更在深圳首次成功繁育出珊瑚幼体,为人工修复珊瑚礁打下了良好的科研基础。加上研究院的骨干力量一直负责广东珊瑚礁普查工作,2007年从香港引入的珊瑚礁普查,是由潜水员志愿者和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全球性最大的珊瑚礁监测计划——珊瑚礁普查。通过普查积累一手数据资料,用于政府决策和科研,同时也唤起公众对珊瑚礁保育的参与,减少对珊瑚礁的损害。

数位珊瑚礁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参与了2017广东珊瑚礁普查技术培训讲座,提前进入角色

  这些都能与同学们的课题可以很好地结合;研究院所在的大鹏新区是全球珊瑚礁黄金三角区最北缘,我们也能够引导同学们参与实地调查获得一手资料。

  黄老师与同学们商量了后决定,参与海洋大学堂的海洋实践与科普系列课程,通过室内课堂与户外实践课堂相结合方式,让同学们更直观、更深入地认识海洋、珊瑚礁及相关海洋生物。


一听投入

  号称“最长的暑假”飞快地过去了,8月31日下午,深大附中学生们将要报到开启新学期。

  珊瑚礁课题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特意提前半天回到学校,参与我们的“第一课”。这里要插播一下我们的系列课程分为5堂,包括四堂室内课堂和一堂户外实践课程:

第一堂《海洋》海洋基础知识课堂。(室内)
第二堂《深圳海域》深圳大亚湾海岸生物和珊瑚情况介绍。(室内)
第三堂《忆海识贝》《才藻富珊》大亚湾海岸生物和珊瑚课堂。(户外实践课)
第四堂《集圾可危》海洋垃圾的危害。(室内)
第五堂《海洋不是海鲜》有选择的消费可持续渔业发展。(室内)
   

  8月31日上午,同学们早早抵达学校,与我们共同分享海洋知识。虽然是在滨海城市深圳生长的孩子,但同学们对包围着我们的海洋了解并不多。我所带去的一盒教具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这里集合了在深圳沙滩所能寻找到的各种贝类标本,“鸡心螺会喷射出小毒针,有剧毒。”当我告诉同学们这样的贝壳就出现在深圳的沙滩上,大家觉得很神奇。


同学们对我带去的教具非常感兴趣,他们发现原来自己的身边埋藏着这么多“宝藏”

  科研人员曾表示,人类对海洋的了解甚至不如月球背面和火星表面。要让对海洋了解不多的同学们认识海洋,先从他们所熟悉的形象入手,《海底总动员》里的小丑鱼尼莫和它的“家”海葵,就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

同学们越听越投入,这堂课的听众也越来越多,陆陆续续有三四位老师加入了我们的课堂,后来学生数量更增加了一倍。大家都为这深邃的蓝而着迷……
 
听得还不够过瘾,纷纷举起相机拍下来
 
领先一步

  海洋占据了地球70%的面积,但居住在地球30%的人类对海洋认知却不足够。深圳是一个有两千万人口的国内一线城市,也是国内一线城市中唯一有野生珊瑚礁分布的。深圳的学生们比其他国内大城市的同龄人更有资源和条件去探索海洋的奥秘,探究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深大附中就率先走出了这一步。

 
第一堂课只是一个入门,相信同学们会对海洋知识越来越有兴趣
 

  从第一堂课开始,同学们将在海洋大学堂的带领下,逐步深入了解海洋,了解人类活动可能对海洋环境,对珊瑚礁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影响。相信,同学们将通过这5堂理论与实践兼备的课程,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提升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碧海蓝天,同时还能培养团队合作、共同探知的良好学习氛围。


  同学们,你们的认真已经打动了我哦!期待你们跟随海洋大学堂一起学知识,长见识,一起变身为“海洋卫士”!


来源:海洋大学堂  作者:大象爸爸